12.aTimeLogger,用起来再说

修改aTimeLogger的默认设置,培养记录习惯

如果初次上手aTimeLogger,建议先修改默认设置:

  1. 更多-设置-开始新活动时-暂停正在进行的活动并开始新活动

  2. 主要计时器改为“总共的时间”(不然时间暂停后显示会清零)

  3. 打开“时间区间冲突提醒”

  4. 日期格式2019-05-13,时间格式22:31

  5. 导出数据格式:yyyy/MM/dd HH:mm:ss

  6. 时间开始的第一天设置为“周一”

  7. 打开“显示秒”

  8. 最小活动持续时间-不设置

  9. 修改“时间统计方法”为“算上活动交叉时间”

要注意:iOS账号如果退出登录后,所有设置清除,再次登录需要重新设置。

然后在目标页新建一个名叫“我还在玩手机”的目标,设置活动包含“娱乐”,达成类型选择“不超过设置时间”,时间设置为每天2小时。

接着退回主页面,规则是,限制你只使用“娱乐”,“工作”和“其他”三个活动,工作上的事用“工作”记录,玩手机、看电影、打游戏用“娱乐”记录,其他睡觉走路洗漱时间,不属于“工作”和“娱乐”的都用“其他”记录,然后把你做了什么事写进备注栏。

我之前让新手Q同学执行这些操作,他试用2-3天之后,跟我反馈说:

“诶,涂哥,你这个方法挺有用啊,我玩手机的时间真的少了好多,这3天时间“娱乐”就只超标了1次。我每次开启“娱乐”时间的时候,看到这个“次要计时器”上的倒计时,就不敢乱用了,感觉老是在提醒我“娱乐时间快用完了”,闲来无事经常想刷刷手机,算了,还是忍住了。”

能帮Q同学完成目标,我也挺高兴,又问问他在使用过程中还有什么感受。

他想想了,总结了这3条:

  1. 可以直观看见目标,随时提醒我别超时

  2. 每次都要点击才能记录,有点儿麻烦

  3. 忙起来还是会忘了记录

第一条说明Q同学初次上手就掌握了aTimeLogger最精髓的“目标”功能。

之前我们设置的“次要计时器”,包括单独的“目标”功能页面,都是为了可视化我们的目标,提醒自己要注意时间消耗,不仅在脑子里,也在视觉上创造了一条警戒线,警告自己别过线。

第二条操作麻烦,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效率,比如使用桌面小组件,不用解锁,负一屏直接点击,还能结合iOS捷径或是安卓的Tasker,这些进阶操作,今后在说,目前点击这个动作暂时不可避免。

第三条是导致很多同学中途放弃的“拦路虎”,关键是你收到的正反馈不够多,习惯还没养成。

那怎么才能养成习惯呢?我和Q同学分享了我的做法。

我把习惯的养成分为三个阶段:

  • 第一阶段——硬刚

这个阶段完全靠意志力坚持,必须要有即时的正反馈或者是游戏化的刺激,比如我们提到的“次要计时器”就是即时反馈,而游戏化的刺激就是软件自带的柱形图和颜色,你看着柱形图全是绿色,成功率越高你就会越有成就感,当然不希望破坏这种成就。

  • 第二阶段——惯性

坚持了一段时间后,你积累了很多历史数据,这时候你的记录已经不需要“坚持”了,每天的记录仿佛是习以为常的日课,你会不想让时间的连续性出现断层,你已经被肌肉记忆推着走了。

  • 第三阶段——意义

赋予你的行为伟大的意义,这是你做任何事的自驱力源泉,也是种理想主义。

比如我希望通过亲身实践推广时间记录法,让更多人习得这个技能,通过记录改变自己。我想用aTimeLogger建造一座数据博物馆,里面的时间/事件数据能留给后人参考,传承经验。
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

自嗨了,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走到“意义”这个阶段,能解决实际问题就行。

如果你实在坚持不下去了,想想你做时间记录的初心,希望通过时间记录完成什么,如果目标达成了,该放就放;如果没有,但是找到了更适合的方法,也能随时离开。

但是不要在坚持了很久之后,因为一些琐碎的问题而放弃。比如不知道记录的数据怎么做,不知道有了数据后怎么分析,不知道记录有什么用等等。侧面来说,写这本书,正是要帮你解决这些细碎的小问题。

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。

——《暗时间》

在培养习惯路上,我听过最多放弃的原因其实是:

“有一天我忘了记,但是不知道怎么补,拖着拖着就放弃了。”

如果你有大块时间忘了记,而补录这个行为给你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,就别补了,忘掉它。

重要的不是记录更多,而是走完更多PDCA循环,“计划-执行-检查-再行动”。

光是记录,没有任何改变,那当然就是做无用功,还不如用记录的时间去刷剧放松心情呢。

坚持“记录-归类-分析-改变”,尽快找到自己的正反馈。

就像之前Q同学完成了“我还在玩手机”目标限定,切实体会到时间记录的好处,坚持下去,一点儿不难。

知道了怎么用aTimeLogger记录时间之后,就该带你试试aTimeLogger的核心功能了。

最后更新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