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.数据分析方法论,让时间为你所用

获取数据→处理数据→可视化→提出猜测→验证

我们之前定义过,“时间记录法是什么”。它是一种“通过记录时间来主动控制时间流向,达成目标的方法。”那么我们之前所做的数据导出,整理,模板化等等,其实都是为了“主动控制,达成目标”而准备的。

当我们有了数据之后,还需要学会怎样通过对已有的数据提出猜想,并且用行动来验证,只有数据思考和行动的结合,才能帮你达成目标。

所以,数据方法论,概括来说就是五个步骤:获取数据→处理数据→可视化→提出猜测→验证。

反复循环。

  • 1)获取数据

我们从aTimeLogger中导出数据时,要保证数据不重合,也就是“一天最多24小时”,不存在重合时间。

然后,即便是有群组,但是我们在设置中不勾选“在CSV报告中单独分组显示”,因为导出数据时会打断数据,需要手动修改占比数据,增加工作量。

  • 2)处理数据

我们需要对导出的数据进行增补(如补全备注)、删减(如删除月初第一条数据)、修正(如修正“其他”归类),才能正式存入源数据表。

  • 3)数据可视化

我们创建了透视表和透视图,再加上条件格式,方便我们一眼看出数据的变化。

  • 4)提出猜测

我们通过观察数据对比、趋势、峰值、异常值,提出“自以为”的猜想。

  • 5)验证猜测

有了真实数据后,我们可以通过数据透视表,发现想象和实际数据的差异。

比如“我以为我换了一份工作后,工资更高了”,结果实际分析数据发现“换工作后时薪降低了”;“我以为我下班之后都在学习”,结果实际分析数据发现“下班之后的活动项都是‘娱乐’”等等。

这种数据分析方法论慢慢帮我养成了数据思维,什么是数据思维?

我来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,假如有人问:

“书读完了就忘,有什么用呢?”

记录的数据也一样,如果你只是单纯的攒数据,不断重复“获取-处理-可视化”,除了让你看这数据自嗨,是没有任何实质性帮助的。

你要跳脱这个循环,别忘了你现在已经有了大部分人不具备的优势,不管是任何事,你至少可以用“时间”这个量级来衡量它,时间可以为你所用。

比如我们现在看到一个目标,A说“我今年要看100本书”。

请问从时间角度衡量,这句话代表什么意思?

我们打开时间数据,在月透视表筛选过去一年的“读书”数据,全选读书时间,看自己看一本书需要花费多久,我的答案是2.5小时/本(包括翻了一下就没看的书)。

也就是说“我今年要看100本书”对我来说,意味着今年要花100*2.5=250小时,平均每天0.7小时,42分钟,再对比我去年读书花费的284小时,我能完成吗?不出意外的话没问题。

假设我们又看到一句话,B说“我今年最多只能看50部电影”。

我们筛选“娱乐”数据,定位(电影带有“@”标记)所有电影,得出我去年看了235部影视剧(电影+综艺+纪录片,电影占比约80%),其中电影约188部,平均每个影视剧耗费1.7小时。

从数量上看,“只看50部电影”B大概率完不成,因为这个目标已经超出30%太多(180-180*0.3=126),所以这对B来说就大概率是个不合理的目标。

发现了吗?

你可以根据你的历史时间数据,“判断出某一句描述性的话是不是合理”,这个能力太重要了!

大多数人不具备这种能力,因为他们没有时间记录的历史数据参考,他们不知道自己一年读过多少本书用了多久,也不知道自己在工作或者睡觉上花了多少时间。

这种“让时间为我所用”的思维,就是把我们生活中的问题用时间量化,然后再用我们熟悉的指标代替,更有利于我们达成目标。当然,这些数据你也可以估算,但是你记录过自己的时间就知道,“凭感觉”有多不靠谱,得到的预测就更不靠谱了。

当你掌握了数据分析的方法论,也有了“可以用时间数据衡量一切”的数据思维之后,你就需要更多观察数据的角度了。那么我们在分析数据时,有哪些观察的角度呢?

最后更新于